Pygocentrus nattereri
Red-bellied Piranha

科学分类
快速统计
水族箱建造信息
关于此物种
基本描述
详细描述
红腹水虎鱼是南美洲广阔河流系统的居民,对于有经验的水族爱好者来说,它既是独特的挑战,也是一种回报。在其自然栖息地,它们生活在温暖、流速缓慢、水质从弱酸性到中性的水域中。在人工饲养中复制这种环境是它们健康的关键。大型水族箱是必不可少的,这不仅是为了容纳它们的成体尺寸,也是为了饲养必要的群体。它们是群游性鱼类,会建立复杂的社会等级制度;将它们以适当的群体数量进行饲养对它们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有助于分散攻击性并鼓励自然行为。一条孤独的水虎鱼通常会胆小、紧张,且更具防御性。
它们的生理特性决定了特定的饲养要求。高新陈代谢率和食肉性饮食导致大量的废物产生,这对水族箱系统造成了沉重的生物负载。因此,超大规格、高性能的过滤系统对于处理废物和维持纯净的水质至关重要。其高耗氧量进一步要求出色的水体循环和水面搅动。水族箱的装饰应同时提供开阔的游泳区域和可供躲藏的地方,例如大块的沉木或岩石。虽然它们有吃植物的名声,但坚韧的植物可能会存活下来,而娇嫩的品种则很可能被破坏。
喂食应多样化并谨慎管理。以高品质的肉食性颗粒饲料为基础,并辅以冷冻食物。喂食应有规律但非每日进行,以模仿自然界中饱食和禁食的循环,这也有助于管理废物。它们的社会动态很复杂;虽然它们群游,但也具有领地性。同类之间的攻击是可能发生的,尤其是在拥挤的环境中。它们会将体型过小的缸友视为食物,也可能被体型巨大、活泼好动的鱼类恐吓或激怒,这使得它们最适合在单一物种缸中饲养。仔细的规划和持续的维护对于这些强大而聪明的鱼类的长期健康至关重要。
科学描述
纳氏臀点脂鲤(Pygocentrus nattereri)是隶属于锯脂鲤科(Serrasalmidae)的一种加拉辛,原产于南美大陆各种淡水栖息地。形态学上,它呈现出典型的侧扁体型,体高而扁,这种体型便于其在环境中进行快速的爆发性冲刺和机动。其最显著的特征是其强大的齿系,上下颚均有一排相互交错、剃刀般锋利的牙齿,适用于穿刺和剪切式的咬合。
在生态学上,纳氏臀点脂鲤既是捕食者,也是机会主义的食腐者。其饮食主要包括鱼类、昆虫和甲壳类动物,但据知它也会进行食鳞(lepidophagy)和啃鳍。关于食植性(phytophagy)的报告表明其具有一定程度的杂食灵活性,使其能够在动物猎物稀缺时期用植物和种子补充其饮食。这种饮食上的适应性促成了其广泛的分布和物种的成功,这也反映在其目前的IUCN评级为“无危”(Least Concern)。
生理学上,纳氏臀点脂鲤的特征是新陈代谢率高,这对应着高耗氧量和大量的含氮废物产生,在人工饲养环境中造成巨大的生物负载。其社会结构最适合被描述为群游,这种行为具有双重目的:防御大型捕食者(如河豚、凯门鳄和更大的鱼类)和提高觅食效率。臭名昭著的“疯狂抢食”是一种被夸大的行为,通常是由异常的压力、长期的饥饿或在封闭区域内的高密度所引发,而非典型的捕猎策略。在自然环境中,它占据水体的中下层,经常利用水下植被或木质碎屑作为掩护。
繁殖描述
在家庭水族箱中繁殖红腹水虎鱼被认为是困难的,需要专门的设置和特定的环境诱因。普通的饲养者很少能成功,因为这些鱼需要精确的条件来模仿其原生栖息地雨季的来临。首先,一个单独的大型繁殖缸至关重要,需要用纯净、柔软且呈弱酸性的水进行调理。通过一次大量的、使用稍凉的水进行换水,然后逐渐将温度升高到其偏好范围的上限,可以帮助模拟自然的产卵信号。
对这些鱼进行性别辨认是出了名的困难,因为几乎没有可靠的外部二态性特征。一些有经验的饲养者指出,抱卵的雌鱼从上方看其腹部可能显得更饱满、更圆润,但这通常只有在产卵前夕才明显。鉴于此困难,最有效的方法是维持一个健康、成熟的鱼群,并让鱼群自然配对。一旦配对成功,它们会变得极具领地意识,通常会占据水族箱的一部分并驱赶其他水虎鱼。
繁殖过程始于雄鱼准备一个巢穴,通常是清理一个平坦光滑的表面,如一块石板、一块大石头,甚至是缸底。然后雌鱼会产下大量带粘性的卵,雄鱼会立即对其进行受精。产卵后,雄鱼承担起照顾鱼卵的主要责任,会极具攻击性地守护它们,抵御所有入侵者。他会用鱼鳍为鱼卵扇水,以确保它们保持充足的氧气并清除杂物。鱼卵通常在几天内孵化。刚孵化的鱼苗会依靠自身的卵黄囊维生一小段时间,然后开始自由游动。在这个阶段,它们必须被喂食微小的食物。随着它们的成长,可以过渡到更大的食物,但需要极其警惕,因为鱼苗有极强的自相残食的习性。将它们按体型大小分养到多个成长缸中,对于最大限度地提高繁殖产量至关重要。